二、多元演进的社会与文化思潮
(一)面对现实的存在主义和保守思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大多数德国人而言,纳粹意识形态已经破灭,德国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许多人陷入失望、惶惑和悲观之中。不久冷战发生,苏联和共产主义被渲染成主要威胁。联邦共和国作为冷战堡垒,保守派的基督教联盟党持续执政,对内致力于巩固既定秩序,对外向西方集团一边倒,思想和文化领域亦受此影响。
在战后最初的年代,德国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复杂景象。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等人的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us),或称生存哲学(Existenzphilosophie),颇有市场。存在主义创立于二战前,源于现代社会及其悖论。人类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却感到孤独、恐惧和空虚,缺乏归属感。存在主义主张关注人“存在”的本质和意义,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文化上的悲观主义,同时“把消极的思想和积极行动的可能性”联系起来,适应了不少信念破灭,惶然四顾,探求出路的人们的心理需求。存在主义影响反映在不少文学作品中,甚至影响到一些人的外表举止和服装发型。有人说当时是“存在主义时代”。不过,这并非当时德国思想和文化领域的全部情景。战后德国出现一种“文化热”。人们探讨灾难的根源,寻求复兴之路。当时思想和文化领域有几个关键词:“罪责”“精神”“欧洲”和“人道主义”。纳粹主义破灭了,战前的“民族保守主义”名誉扫地,一些人相信前途在于“德国精神”与文化传统的复兴,即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1749—1832)时代“自由主义的人道主义文化”。文学家托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史学家梅尼克(Fridrich Meinecke,1862—1954)等人,在反思历史和思考未来时,皆不同程度有此主张。以弘扬德国文化为宗旨的“歌德社团”(Goe the gessellschaft)广泛建立。1949年是歌德诞辰200周年,魏玛歌德协会宣称,德国复兴“将伴随着歌德的人道理念由一种个人教育理想发展成我们时代的社会规范性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