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登基之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格局:一方面,他继承了历任汉家天子积累下的雄厚国力;另一方面,他又面对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弊端。
因此,刚一登上天子大位,刘彻便强烈地意识到——清静无为、缺乏进取精神的黄老之学,已经不足以应对新时代的新问题了,因而也就不再适合作为汉家天下的统治思想,改弦更张势在必行。
这个帝国,急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急需一场灵魂上的变革。
帝国灵魂的变革:儒学登场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十月(此时仍用秦历,以十月为岁首),刘彻颁布了即位后的第一道诏书,在全国范围内选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且由他本人亲自主持策试,策论的题目是《古今治道》,即探讨古往今来的治国之道。
在这个大题目下,刘彻提出了事关国家治乱兴衰的一系列问题:
五百年来,无论是高居庙堂的君王,还是草泽乡野的有识之士,皆欲效法先王,拯救万民;为何最后总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
都说三代是受命于天,有什么证据?
这世上灾异不断,是什么原因?
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品行有好有坏,又是为什么?
朕希望天下能有淳朴的风气,法令能得到有效的执行,百姓安居乐业,官员清正廉明,刑罚减轻,奸佞改过,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要实现这一切,朕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