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之交
洛阳初识
当杜甫从齐赵一带浪游结束回到洛阳时,他已经30岁,时为开元二十九年,即公元741年。
开元末年,盛世繁华仍在,但玄宗已经开始不像继位之初那样励精图治了,官吏党争、外戚专权已经初现苗头,盛世王朝正在走下坡路。
杜甫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虽然东都洛阳仍然一派富庶奢靡风气,歌台舞榭,纸醉金迷,但是他已隐隐嗅到了一股腐烂的异味。过去洛阳的繁华是天下安定、海内升平的象征,繁华锦绣中透露出来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而现在这繁华在杜甫眼中,只是一片浮华,看上去热闹依旧,转瞬就可能成为过眼云烟。
杜甫在郊外的首阳山下开辟了几间窑洞,作为自己的住所。据说他的先祖杜预就葬在这里,杜甫居住于此有些“不敢忘本,不敢违人”的意思。在首阳山的日子,杜甫时常远离人群,独自出去散步,他回想自己30年逝去的岁月,从童年时的无忧无虑,少年时的与名士交游,到后来的名落孙山,以及在齐赵之间的那段清狂放荡的日子,看似丰富多彩,实则没有什么真正有意义的功绩,除了一些诗文,自己对社会没有做过什么贡献,实在是有愧于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