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犀”其实是一种漆器工艺。一般情况下都是两种色漆(多以红黑为主),在胎骨上先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积成一个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刀一 45度角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
由于在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与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肌理效果极其相似,故得名“剔犀”。
这种独特的效果灿然成纹,流转自如,回旋生动,取得了比纯色雕漆更富于变化的装饰效果。
明代曹昭在其著作《格古要论·古犀毗》中也曾说过:“古剔犀器,以滑地紫犀为贵。”
由此可见,剔犀的桌子在当时是多么的贵重与奢华,完全是社会上层人物才有资格、有能力使用的器具,而在太师府中,蔡太师却用如此贵重的器具来招待只是商人的西门庆,充分表现了西门庆富豪的程度及明代中后期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这种官对商的看重,商对官的依赖是官商结合的重要推动力。
市井人家充满烟火气的饮食,到达官贵人在饮宴之外有了别的追求,晚明社会还真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