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哲学和医学中,人的精神活动并不与肉体截然分开,精神活动实际上是人体整个活动状态以及其中气血精微物质的升华与表现,因而有所谓“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忘,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形之精神处名心”(《医宗金鉴》)“思发于脾而成于心”(《医学大词典》)等说法。这些都是后来所谓“内脏脑”的最初来源。而之所以将“心”的作用看得如此之大,从精神产生的物质基础的角度来看,是因为心所储藏、输送的血液是人体生命存在的根本条件,也是形成人的精神活动的最基本的精微物质,因而在整个躯体中心脏起着管总的或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医学源流论》)。如此看来,五脏六腑中的心包含了解剖学上的心脏的“心”,同时又是一个人体功能器官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心”。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即古人所讲的“心”并不完全是生理器官意义讲的心,而是功能意义上的心。换句话来说,古人是从生命整体功能意义上来谈“君之官”的。
相关影视:印度电影段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