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一与第三章。
[35]犷野的我。
[36]本曲印行时就刊有告别、留守、重叙这三个标题。所谓告别系指奥太子鲁道夫一八〇九年五月之远游。
[37]这一点加强了全曲情绪之统一。
[38]即前述的三音符。
[39]第一章开始时为一段迟缓的引子,然后继以allegro。
[40]作曲年代是一八一八年,贝多芬正为了侄儿的事焦头烂额。
[41]即提琴与钢琴,或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42]题赠俄皇亚历山大二世。
[43]法国现代政治家兼音乐批评家。
[44]按系指俄皇。
[45]克勒策为法国人,为王家教堂提琴手。曾随军至维也纳与贝多芬相遇。贝多芬遇之甚善,以此曲题赠。但克氏始终不愿演奏,因他的音乐观念迂腐守旧,根本不了解贝多芬。
[46]一八一〇年至一八二四年。
[47]尤其是艺术上的孤独,连亲近的友人都不了解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