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汪精卫在日本侵略者的安排下,趁到北京与华北汉奸头子王克敏会晤,成立伪中央联合政府之时,约请吴佩孚在日本华北方面军总司令的官舍会面,商谈“合作问题”。吴佩孚大义凛然地说:“咱们是中国人,谈的是中国事,要谈就该在中国人的家里谈!”拒绝前往。
后来,汪精卫又提出“在顾维钧寓所进行会谈”,吴佩孚又以“在外面晤谈不方便”为词,提出要汪精卫“来敝舍会晤”,摆出威严的姿态,在寓所等待汪前来参见。为此,汪精卫不得不放弃与吴佩孚直接会晤的打算,于7月10日颓丧地乘车南下。
但是,吴佩孚的日本“学生”川本芳太郎,仍不愿罢休。他怂恿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出面,拜会了吴佩孚,再一次劝诱“汪吴合作”,共筹“新生之政权”,使“中日战争的和平解决”。可是,吴佩孚却强硬地回答:“日本既需要和平,何不先行撤兵,向国民政府请和?若办不到,何必找我!”
吴佩孚的态度既然如此强硬,日本终于决定选择汪精卫而抛弃吴佩孚。
日本在侵华战争初期,把促使吴佩孚的出山看做是日本开展“和平运动”的头等大事。这项工作使日本当局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耗资3000万巨款,然而,到头来却是一无所得。日本当局对“吴佩孚工作”终止后,以前冠盖如云、车水马龙的吴公馆,又变得门庭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