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偃几句话,就把当时晋国的混乱局面梳理得条分缕析。重耳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出于对国内各大派别的不信任,也包括对里克的不信任,同时出于对齐、秦两强行为的不可把握,便毅然回绝了来使。
重耳出于自保心理,放弃了继承君位的机会。于是,这根诱人的权杖就只有交给夷吾了。
2.夷吾以赂得国
相比重耳拥有里克的重臣支持,夷吾也有自己的优势。根据《国语》,引夷吾的老师卻芮对夷吾的评价:公子夷吾从小就不喜欢游戏,做事情很有分寸,从不过分,有怒气也从不显露于表面,这一特点到他长大以后也丝毫没有改变。不好弄戏、怒不及色,说明夷吾打小就颇有思想,城府很深;而且不过所复,待人接物很有一套,所以“无怨于国,而众安之”,国人不论与他是亲是疏,对他印象都很好,更别说有什么仇家了。
重耳起先虽得到里克的支持,但里克并不是他的心腹死党,所以重耳的优势其实没掌握在自己手里,反而有受人摆布的危险。相比之下,夷吾的支持者虽不及里克那么强大,但却都是自己的心腹死党,他们都甘为夷吾赴汤蹈火,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是吕甥和邰称两人。宫廷流血事件之后,吕甥和邰称经过一番商量,做出了两项安排:首先,派人去梁国知会夷吾,而且重点是让他一定要获取秦国的支持,借助外力增强自己的实力;其次,自己在国内游说,在大夫会议上提议请秦国帮助晋国确定新君人选。